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

9、第 9 章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9、第 9 章(第2/2页)

,便顺手以此为胁。毕竟,任谁都知道萧肃最是在意他的幼子。

    但后来他与萧肃配合日久,渐渐窥见此人面具下的城府。

    萧肃深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处处藏拙。

    这样的人,会将自己在意的孩子暴露在所有人的视野下么?

    陈襄想到了什么,语气微顿:“萱草盈阶,本株何之?”

    萧肃眸光平静无波,淡淡道:“萱草既殄,而木擢秀以有蕤。”

    陈襄看向萧肃的眼光中满是惊愕。

    真正的阿木,与阿萱做了交换。以阿萱的身份,在他死后,殷尚绝不会容那孩子活下来……

    对方为什么要用自己的亲子来换阿萱?!

    他又不是革命战士,萧肃更不是淳朴的百姓!

    陈襄再一次看清了眼前这人那温润表象下的冷酷心性。

    他可以确定了。之前的萧肃表现出一副珍视幼子的形象,但实则根本不在乎阿木,这不过是刻意摆在明面上的弱点。

    对于一个看不见弱点的人,世人总是防备的。

    但若反而行之,有着明晃晃、能让人看见的弱处,旁人反倒会安心,觉得其威胁大减。

    阿木可是他的亲生子。

    昔日种种在意与重视若皆是伪装,那萧肃,究竟会在意些什么?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萧肃看到陈襄眼神中明晃晃的质问。

    ……他在想什么?

    父母早亡,他未曾动容;发妻为他生子,难产而去,他甚至记不清她的容貌;幼子弱小无助,他也未有什么舐犊之情,只将其当做避祸的幌子、推至人前的挡箭牌。

    他天性凉薄、置身事外。若无意外,他大概会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无功无过,直至终老。

    但乱世来了。

    陈孟琢将他狠狠地拉了一把。

    与陈襄共事那几年,他竟体会到了几分所谓热血沸腾、心潮涌动之感。

    所以,在对方死后,他会为他叹惋一声。

    顾念着这点微末情分,他将对方的孩子救了出来,也是理所应当的罢。

    萧肃自己不在乎血脉延续。于他而言,移栽草木,并无甚分别。

    陈襄看着萧肃,只觉得对方不可理解。

    “你真是个……疯子。”他缓缓吐出这句话,用萧肃之前赠予他的话回敬了他。

    萧肃神色怡然,唇边漾开一抹极淡的笑意。

    “或许。”

    像是为了安抚陈襄一般,他又主动开口:“孟琢不必多虑。在乱世中打过一滚,也就够了。倒是你。”

    他话锋一转,觑向陈襄:“此去长安,那里的风起云涌怕是容不得你安心。”

    陈襄沉默。

    他无法理解萧肃的举动,但仔细思考之后得出,至少眼下,萧肃并非系统所指的目标。

    若萧肃真的有心要做些什么,就不会让阿木随意地跑出去买糖葫芦了。

    ——那就罢了。

    陈襄不再探究对方,凝神敛息,将注意力回转。

    “如今的朝廷,如何了?”

    “我以为你应当知晓,”萧肃目光移向窗外,似是看向遥远的长安城,“你走得仓促,寒门根基未稳,被士族找到机会是意料中事。”

    陈襄道:“国朝初定,为求安稳,主公向世家稍作妥协,我能理解。但有主公在,两方必然都不敢太过放肆。只要科举制能推行下去,此消彼长,寒门取代士族是迟早的事!”

    萧肃道:“那你可知,太祖已经龙驭上宾了?”

    陈襄道:“我知道。即位的不应该是殷承嗣么,对方亦会支持科举。”

    说到此处,陈襄语气有些凝重起来:“他是我亲手教出来的,总不至于连局面都控制不住,反被世家掣肘?”

    萧肃收回视线,看着陈襄:“你所想的,原本没错。只是,出了意外。”

    陈襄心脏“咯噔”一声。

    不会是……主公那老登晚年发癫,殷承嗣没有继位罢?

    这并非他胡思乱想,历代英主晚年昏聩发癫的例子史不绝书。

    他急忙追问:“什么意外?登基的不是承嗣?”

    “是仁宗,但……”萧肃话未说完,陈襄的心脏不咯噔了。

    而是直接沉了下去。

    仁宗。

    民无能名曰仁,克己复礼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仁宗,是个好谥号,看来殷承嗣做皇帝做的还不错。

    ——可这是谥号!

    君王死了,才会有谥号!

    殷承嗣才多大?算算年纪可有三十?!

    没等陈襄脑中风暴席卷,萧肃便将话说完:“太祖薨后,仁宗即位。仁宗感念太祖,欲等孝期过后再更改年号,谁料未等新年号颁行便驾崩了。”

    “在位,不足一年。”

    陈襄眉头紧锁。

    这确实是他未曾料到的变故。

    他早该察觉异常。方才重生,他问过系统,得到的回答是元安七年。

    元安,是他主公开国太祖殷尚的年号。在得知殷尚已死后,他就该想到其中有问题。

    新帝登基,例该改元的。

    然而,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殷承嗣死后,继位的新帝又是怎么回事?

    为何也未改元?

    “那如今继位的是?”陈襄语气微顿,小心翼翼地问。

    他已抓住了朝堂乱象的根源。殷承嗣死得如此之早,莫说朝中人心浮动,便是各地的成年藩王,岂能不蠢蠢欲动。

    难道是殷纪?这小子手握兵权……

    萧肃开口打断了他的猜测:“继位的是仁宗长子。因其年幼,如今由太后垂帘听政,年号也因此暂未更改。”

    不是藩王乱政就好。

    陈襄先是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想到什么,眼皮一跳:“年幼,具体是指?”

    萧肃看了他一眼:“新帝登基时年方五岁。如今,八岁。”

    陈襄:“……”

    前朝就是因为接连是幼帝继位,各方势力争斗不休而亡的。

    如今,寒门和士族各自角力,开国太祖尚能镇压,即位之君亦可维持,可一个八岁的幼帝……

    他竟一时不知,皇位上坐的不是乱政的成年藩王,究竟算不算得一件好事了。

    萧肃的指腹在名帖的折痕处轻轻抹过,而后将其拿起,最后一次看向他面前的少年。

    “你当真决定了,要去长安?”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