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现代言情 > 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

第 148 章 番外三(前世)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第 148 章 番外三(前世)(第2/3页)

月都分不到四十斤粮,要想填饱肚子,势必要想想其他办法。

    “还有一个, ”陈国强道,“咱们知青点吃的是‘大锅饭’。”

    他们不像本地社员,家里有人煮饭,也不可能每天上工中途跑回来,所以,大家是在一块儿吃的。

    知青点的所有人一人一天负责煮饭,其他人用自己的饭盒装好米,煮饭的那人给蒸好,回来就能吃。

    自己吃得多就多放点米,吃得少就少放,也不存在吃了别人粮食的事。

    当然,菜就是大家一起吃了,也不可能给每个人炒一份。不过菜也是分公共的,和个人的。

    比如知青点的自留地里种的就是大家共有的,还有像是一起去山上的收获,就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吃。

    至于自己折腾的那些,属于个人的东西,可以开小灶,也可以寄回家,公共的菜吃完,大家都要交东西,也可以交这部分。

    总的来说,还是挺公平的。

    孟秋几人点点头,刘娜问:“不会做饭怎么办?”

    “那就只能学。”陈国强道。

    下乡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总不能就她一个不做,其他人也会有意见。

    吃了饭,其他人上工,做饭的那个人还要负责洗碗刷锅,张凤兰在厨房忙。

    孟秋进去帮忙,张凤兰道:“不用,你们去歇会儿吧,等会我忙完,带你们去找大队长。”

    孟秋道:“我也不会做饭,张同志,你能教教我吗?”

    张凤兰一笑:“行!”

    也不是所有的知青刚来都会做饭,比起叫苦的、推脱的,还是这样主动学习的,让人观感更好。

    张凤兰没有再拒绝她的帮忙,一边洗刷,一边讲解,厨房里的东西都放在那儿了,土灶怎么用,蒸饭放多少水,蒸多长时间,炒菜放多少油多少盐……

    马裕、徐国良本来是在收拾床铺的,中途也加入进来,土灶他俩也没用过。

    听着厨房里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声音,躺在床上休息的刘娜翻来覆去,嘟囔道:“马屁精……”

    她翻了个身,重重地拍了下孟秋的床铺。

    第二天,几人就要跟着大家一起上工了。

    早晨,五点刚过,大家就起来了。

    孟秋他们虽然昨天休息了半下午,但先是火车,又是汽车,再是牛车,还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千里迢迢过来,半下午的功夫根本没缓过来,四个人都没休息好。

    孟秋往脸上泼了泼水,凉水激得她打了个寒颤,总算清醒了一些。

    天色还未完全亮,远处是农田和群山,全然陌生的景色。未来六年,她就要在这里度过了。

    很快的,她想,一定会很快的。

    吃完早饭,几人跟着其他人一起去上工的地点。

    陈国强很有责任心,带着几人去找大队长,等大队长给他们分派活计。

    大队长看着新分来的四个知青,很想抽口烟,就这四个人,一看就不是干活的料!

    两个男同志还罢了,随便往哪里一塞,这两个女同志……长得太好了。

    大队长想了想:“你俩就去拔草那一组吧。” 

    那是一帮老娘们,大小伙子们有贼心也不敢过去。

    大队长喊了个婶子过来,把两人领走了。

    跟婶子们一起干活,嘴甜点,婶子们不介意教你,就是有一点不好,婶子们干活,嘴也不闲着。

    “家是哪儿的啊?”

    “家里兄弟姐妹几个?都下乡了吗?”

    “爹妈是干什么的啊……”

    孟秋和刘娜两个没经验的,根本招架不住,要不是中午下工铃打响,祖宗八代都得被这帮婶子大娘们打听出来。

    “下工了,走走走,回家吃饭!”

    “小孟,小刘,下午再见……”

    孟秋和刘娜互相看看,颇有些同病相怜。

    刘娜挽住孟秋的胳膊:“走走走,咱们也回去,累死我了。你看我的手!”

    “你怎么不戴手套?”

    “我只有带毛的手套。”

    “我还有双备用的,可以先借你用。”

    “你怎么准备得这么齐全……”

    两人边走边往知青点去,而婶子大娘回到家,说起新来的知青,连连摇头。

    “那活干得,啧!”

    “拔个草还带手套,真娇气!在家里估计都没干过活!”

    “我看啊,顶多拿三个工分,不得了了……”

    “那两个男的怎么样了?”

    “别说了,挑个担子都差点栽到田里!”

    “哈哈哈哈……”

    乡下没什么娱乐活动,新知青的到来,也算是大家的一个调剂了。

    长辈们说他们不会干活,有小辈就小声道:“那人家长得好看啊……” 

    被当妈的一筷子敲在头上:“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啊?别给我搞什么花花心思,让我知道,腿给你打断!”

    小辈捂着脑袋,不敢说出口了,却在心里道,就是好看啊。

    城里来的知青和他们乡下人就是不一样,大队长家读过书的冬梅说那叫气质。

    这次来的两位女同志更加好看,尤其是那位孟同志。昨天她们去找大队长,从田边走过,他们眼睛都看直了。

    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女同志,跟电影明星似的。

    至于他妈说的话,他想有什么花花心思,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他呢。

    第一天上工就把四个新人给干趴下了。即便是拔草这种活,孟秋和刘娜两人也干得腰酸背痛腿抽筋。

    刘娜躺在床上,哎呦哎呦地叫着。

    孟秋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默默捶腰。除了腰和脖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低血糖,今天干活,稍微干了一会儿,她的头就有点晕。

    张凤兰就说:“要不你今天就别上山了,留下来好好歇歇吧。刚开始干活都这样,不适应。”

    孟秋道:“没事,我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每天都要干活,听他们说,现在的活还比较轻松,等到秋收,才是脱一层皮。

    不趁着现在多囤积一些粮食,到那时候,更没有精力了。

    她呼出一口气,站起来,拿上篮子,笑了笑道:“我好了,走吧。” 

    刘娜在里面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咚,趴下,反正她是不去的,累死了。

    孟秋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决定下乡之前,她打听过,下乡之后并不那么好,除了环境恶劣,还有的就是当地的人,以及其他知青。

    南集生产队的情况她尚未完全了解,但目前来看,无论是跟她同批下乡的知青,还是知青点的老知青们,都是比较好相处的人。

    尤其是陈同志和张同志,很照顾他们这些新人。

    一起上山的还有另外三个女知青,其中一个第一晚还差点跟刘娜吵起来,但对张同志带上她这个“累赘”,也没说什么。

    张凤兰见孟秋悄悄打量周亚男,就说:“你别看亚男看起来不好相处,其实她是刀子嘴豆腐心。昨天中午吃饭,那条咸鱼还是她贡献出来的呢。”

    这年头,咸鱼真的是好东西了,又有咸味,又是肉。

    “哦——”孟秋点点头,在周亚男同志的身上贴了个“嘴硬心软”的标签。

    当然,最好的就是张同志了。

    她不认识野菜,下乡之前,还去书店找过类似《植物大全》、《野菜图鉴》的书,根本没有。

    张同志就告诉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