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现代言情 > 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

第 148 章 番外三(前世)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第 148 章 番外三(前世)(第1/3页)

    第148章番外三(前世)(小修

    南集生产队来了新知青。

    队里人却并没有多欢迎。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已经不是他们对城里来的知青好奇的时候了。

    这些年,南集生产队先后也来过几批知青,彻底打破了他们对城里人的滤镜。

    不会干农活,事儿多,勾得他们队里的大姑娘小伙子想东想西,还要分他们的粮食。

    总之,在队里人的眼里,知青就代表着两个字——麻烦!

    孟秋他们也意识到了村里人对他们的不欢迎。

    “到了!”

    到了村口,去公社接他们的李大叔把牛车一停,指了个方向:“知青点就在那边。”

    “你不送我们过去?”刘娜不敢置信。

    “就这么点路?”李大叔气笑了,“我还送你们过去?”

    “那我们的行李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还没找你们要牲口嚼头呢!”

    李大叔驾驶着牛车,头也不回地离开。

    自此,村里又多了一条传说,新来的这批知青比之前的还不如,几步路都不愿意走,竟然还想让牛车给他们送到知青点。

    孟秋和另外两个人互相看看,上前整理自己的行李。

    自己走呗,还能咋办?

    孟秋从行李包下面解开几块木板,又从小兜里掏出工具,敲敲打打,将行李一层一层地放上去,用绳子绑好。

    马裕和徐国良见了:“你这……”孟秋笑笑:“我力气不够大,行李拿不下,所以做了个小工具。”

    其实就是个简易的行李车,之前在城里,水泥地面,走起来更方便。到了这里,虽然地面崎岖不平,也能省点力。

    马裕和徐国良看着眼馋,他俩也不是身强体壮的人,这小工具,其实他俩也挺需要的,只是大家第一次见面,不好意思开口。

    孟秋看出了他们的想法:“要不,咱们互相帮助吧?”

    把重的东西放行李车上,两个人负责推行李车,另一个人负责提小东西。

    两人一口答应。

    刘娜见他们把自己的行李忽略了,不满道:“你们怎么不把我的行李放上去?”

    马裕、徐国良和刘娜是一辆车的,一路上已经深知这位的大小姐做派。

    甭管怎么说,他们又不是她的谁谁谁,谁乐意给她白干活?

    两人都没接茬。

    孟秋虽然火车上没跟他们一起,但从公社到生产队的这一路上,也看出了这位刘同志的不好相处。

    她道:“可以放,那你要拿其他行李。”

    刘娜说:“凭什么?”

    孟秋道:“因为我们是‘互相’帮助!”

    她看着刘娜,很坚持。

    刘娜张了张嘴:“……拿就拿。”

    四个人合作,终于到了知青点。

    刘娜的大小姐脾气又犯了:“这也太破了吧?”

    南集生产队的知青点就是一个农家小院, 正面两间茅草屋,右手边一间,东边院墙还塌了一角。

    从城里一路过来,像是突然回到了几十年前,强烈的对比感,让人难以接受。

    不止刘娜,孟秋三人的心也沉了沉。

    孟秋想到原身的家,难怪大家要死要活,都不愿意下乡。这个时代的乡下和她前世真的没办法相比。

    右手边的茅草屋里走出来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同志,她露出爽朗的笑容。

    “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快进来!我叫张凤兰。”

    张凤兰同志领着他们进去,介绍道:“这两间是宿舍,左边这间是女同志的,右边这间是男同志的。知青点的房子不多,大家住的是大通铺。”

    张凤兰给两个男同志指了指位置,领着两个女同志进宿舍。

    屋里有两张炕,一大一小,大的那张靠里,小的这张在进门左手边,对着门,进进出出,不大方便。或许是因为如此,小的这张空着,大的上面放着四套被褥。

    张凤兰道:“本来咱们这儿住着六个人,有两个同志跟本地社员结婚,搬了出去,正好空了两个位置。”

    “其他人上工去了,中午就能见到。我就不废话了。”她笑笑,“你们先收拾吧,有需要再喊我,我就在厨房。”

    她指指刚才出来的侧边的茅草屋。

    原来那里是厨房。

    人一走,刘娜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怎么住啊?”

    她的表情嫌弃。

    孟秋自顾自解下行李, 刘娜见她不理自己,觉得没意思,抱着自己的被褥,左右打量。

    外面的位置不止对着门,靠墙的一侧还开了一扇窗户,不仅没隐私,冬天的时候,还不暖和。

    毫无疑问,肯定是里边好。

    刘娜将自己的被褥放上:“我要睡里面!”

    孟秋看看,目光在侧墙的窗户上停了停,道:“行。”

    农家的屋子,开的窗户小,外面亮堂多了。

    不过,她看向已经被褥铺上的刘娜:“你不擦擦就铺?”

    炕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刘娜伸手一抹,发出尖叫:“啊我的被子——”

    隔壁,听到她的叫声,马裕和徐国良对视一眼,耸了耸肩。

    和他俩相比,孟秋和刘娜的住宿条件算好的了,他俩连单独的炕都没有。

    男同志这边是一溜大通铺,住了六个人,男同志又不爱收拾,他俩都找不着空地方。

    其他人不在,两人也不好动人家东西,把行李往边上一放就出去了。

    见孟秋和刘娜在打水收拾,两人过去帮忙,孟秋道:“谢谢。”

    马裕道:“不谢,互相帮助嘛。”

    中午,知青点的人陆陆续续回来,其中一位长相有些显老的男同志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你们好,我叫陈国强。”

    徐国良一笑:“巧了,我叫国良,徐国良。”

    陈国强和他握手:“哈哈,徐国良同志,你好。”

    张凤兰同志和他们介绍过, 陈国强同志是最早一批到南集生产队下乡的人之一,下乡已经快十年了,也是大家知青点的老大哥。

    除了他,其他人对他们的到来既不热情,也不冷漠,就是平平淡淡。

    但当孟秋他们知道今天的饭菜是大家一起贡献出来的,他们的心里还是产生了一丝感动。

    “这也算是咱们这儿的一个习惯,第一顿饭,大家共同出力,欢迎新同志。”陈国强道。

    “你们刚来,还没有粮食,我建议你们下午先去找大队长。按照标准,在秋粮下来前,你们的口粮是由国家给,每人每月四十斤粮。”

    “之后就跟社员们一样,按照工分来,工分越多,年底分的粮食越多。”

    “就四十斤?”刘娜问,“不够吃怎么办?”

    张凤兰笑道:“四十斤不少了,实在不行,拿其他东西混一混,总能混过去。”

    “什么东西?”

    张凤兰好脾气地说:“南集生产队虽然偏僻,却靠山。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季节,山上的野菜多,多弄点回来,还能省点粮食。”

    孟秋暗暗将这点记下。

    下乡之前,她就打听过,这个时代的工分制度,一个成年男人都很少能拿十个工分。女同志一般在五到六工分。

    至于她,孟秋有自知之明,估计要再打个折,暂且按三个工分算。

    一年下来,或许每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