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工业之主》180-190(第5/13页)
好!太好了!不愧是冉七郎, 这小玩意造得实在精致,真想看看他们说的真家伙是个什么样啊!”
    陈平回家跟夫人念叨。
    陈夫人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但她知道夫君身居要职, 不该问的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会开口。
    但听到冉七郎的名字, 陈夫人似乎也能猜到些什么。她的儿子陈颖达最近一直在冉七郎的小组中,自从丈夫升职入京后她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儿子,心中难免挂念。
    “阿木什么时候能来京?这都大半年了, 也不知道他过得怎样……吃得饱穿的暖不?有没有饿瘦了。”
    “嗐。”
    陈平抓了抓头,有点不爱听夫人的念叨。
    他们家素来都是实行铁血教子, 流血流汗不流泪, 长子和次子跟着海卫吃的苦多去了, 饿瘦了算什么事?!
    可这话却不能跟夫人讲。他们夫妻现在就剩陈颖达一根独苗苗了, 夫人看得比眼珠子都重。虽说慈母多败儿,好在这个儿子也算争气,虽然没有继承他们家祖传的武将衣钵,但跟着冉七郎和墨宗大学院的先生们一起研究,这在他们陈家也是有学问的秀才了!
    想到这里,陈平默默闭上了嘴,决定不跟夫人探讨敏感话题。
    但东海送来的报告他都记在了信上。隔日便在小朝会上奏报,提出支持研制新型战车的计划。
    陈平的理由很明确,新型战车不单在北境收复失地和未来的防卫中需要,在西部作战中也有很重要的用处。
    大雍的西部边界是平原,缓坡一路延伸到门梁关经由虎耳墓峡谷走廊连接至安霍洼地。安霍洼地目前处于分裂状态,六七个小国主争夺高原的控制权,暂时还无暇对大雍的西边界伸手。
    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在一百年前安霍洼地一直存在一个稳定的政权。这个政权由西胡王庭的后代和部分本地土著混居而成,天然对于大雍的土地怀有贪念,羡慕雍朝的繁华富庶,眼见着原本强盛不可一世的帝国昏君叠出,安霍贵族们便动了心思。
    门梁关以东草场丰美,林木茂密,还有城镇和丰富的食物。安霍洼地虽然也建有城,但与大雍相比最多算是规模大的一些村屯,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幸好安霍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之前说这是由西胡后代和本地土著联合组成的统治,在百年中双方不但没有融合抱团,反而因为血统和信仰越发泾渭分明,直到王国崩裂,陷入混战。
    虽然也有小股散兵袭扰,但边军都能应对,始终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这也算是祖宗保佑了。”
    阁葵陈磬钟叹了口气,后面的话他没说,但在座众人其实都心知肚明。
    在国朝遭遇荒帝、戾帝、哀帝等几个倒霉荒帝的时候,虎视眈眈的西边邻居自己也陷入了动乱,还分崩离析,这真心是国运了!
    “战车必须试制。”
    陈磬钟把话题又拉回正轨。
    “我同意陈侍郎的提议,动力机车早晚会取代畜力,就像蒸汽机的诞生,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
    “既然我们看到了,就应该想办法站在潮流之上,而非螳臂当车,最终葬身洪流之中。”
    “只是这事事关军情,设厂生产还需谨慎。我看东海的几个离岛不错,听说现在有商社租借离岛做研究开发。既然民间做得,官府自然也做得,这倒不失为一个选择。”
    这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陈阁葵是准备应和东海郡的建议,准予在东海建造战车工场。
    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但却表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以陈磬钟为首的西洋派转变风向,开始愿意接受强硬派的主张,并且有配合的趋势。
    不管是权宜之计还是真心认同,至少在现在的朝堂上,太后倚仗的左膀右臂终于成功握手,由旧儒派把持的老臣派系彻底失了势,从此很难掀起风浪。
    历经百年混乱,朝权终于又回到了正轨。
    “可喜可贺,当浮一大白!”
    陈平当晚便找了几个好友喝了一场,回到家中还精神熠熠,反正也了无睡意,干脆坐下来给远在东海的下属写信。
    今日的小朝会已经通过了要试制战车的事,陈阁葵提议选址东海,由户部拨付一笔资金资助研发,由青州商社承制。
    其实这个提议对冉七郎有点不公平。战车毕竟是人家一力研发,图纸和模型都是人家造出来的,据说还花大价钱造了实物试验。
    结果户部给了笔钱,就要把战车变成由郡府主导的青州商社承制,这不等于抢了人家的成果嘛。
    陈平觉得不公平,但也没办法,毕竟事关军情。
    好在朝廷给拨付的银钱十分丰厚,足够冉七郎再建一家工坊,也算是变相买下图纸。
    陈平觉得心中愧疚,便在信中给崔慎详细讲明了经过。不了崔郡尉的回信令他十分吃惊,原来战车的处理方式便如同磺胺,最初都是冉七郎自己提出的想法。
    ——吾弟言此事关国计,非个人所擅专,故自愿献于朝廷。
    陈平:……!
    意料之外,但却又在情理之中。
    他印象中的冉七郎也便是这样的人,并不会太过计较个人得失,反而有着一颗公心,这一点比朝中的许多官员都要中正。
    好在今上也是宽厚仁德之人,没有辜负冉七郎的一片心意。
    “旭日始旦,东海天光。”
    “旭光,新元。”
    陈平盯着信看了一会儿。
    都是些好名字啊。
    “所以这事儿已经拍板了,你就便妄想了。”
    高文渊看了一眼萧烈成,嗤笑一声。
    “这事儿你爹也知道,你以为他不想要战车工坊吗?好事不能都让北郡占,你们能把黑火油工场建造好就行了。”
    话虽然这样说,但萧烈成还是有点不死心。
    他实在太喜欢两轮车了,就算战车他捞不着,那能把两轮车工坊请到北郡不也是一桩美事?
    可他试探了几次,他的好朋友阿昱始终没有接茬,萧烈成也不是没有眼色的人,马上明白冉昱对内燃车工坊应该已经有了安排,便也不再过多纠缠。
    三人说话的功夫,农车交付仪式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作为未来黑火油工坊所在地兼北境中心城,北郡卫戍军在黑水蛇镇花费了不少心思,这一次农机交接也是派出了副指挥使到场助阵,十分给高文渊面子。
    交接地点选在城郊一块空地上,不远处就是大田,场地正中摆着几十台挂着红花的农机,十分的喜庆。
    而在这些农机的后面,还板板整整站了十个身着北郡卫戍军军服的兵丁。他们个个挺胸抬头,精神奕奕,引来不少百姓围观。
    “这是要干啥啊?”
    “是不是军兵要招亲啊,咋这么多红绣球……”
    “别说,这几个小伙看着还挺精神的,一看就有把子力气,是个干活的好把式。”
    萧烈成:……这不是鸡鸣村小队的赵二虎和王骞么?
    “所以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冉昱问道。
    高文渊翻了翻文册。
    “这十个都是在去年军屯农垦比拼中获奖的军兵,今天会现场颁发奖励,他们还要当众演示农机车的使用。”
    “主要是为了配合北境移民处的宣传。”
    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