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臣妻乃是长公主

48、第四十六章 润笔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48、第四十六章 润笔(第2/3页)

人注意到她眼中闪过的一丝精光。

    所以——

    后来史书是如何评价这次兵谏的呢?

    “景升九年冬,大理寺卿劾奏赵庭华结党通魏。帝震怒,下诏收付廷尉,夷其三族。右羽林大将军谢晟惧祸及,纳谋士范氏之谏,阴遣副将举兵,伪称‘清君侧’,夜犯玄武门。有司以密启闻,帝敕左羽林卫中郎将琼枝设伏待之。比至,大破其众,擒裨将鞫之,具伏:‘谢晟实首谋。’遂曳出,以铁杖毙于廷。诏闭长安诸门,遣金吾卫围捕。晟知事败,啮指血书帛曰:‘上负君恩,下愧先灵。’乃手刃妻孥,引剑自刭。事闻,诏削爵,暴其罪于天下。”

    这次兵谏最后被李促定性为叛乱,后世史称“羽林之乱”。

    事后李促将此事交由裴之周审理,竟然查出牵连此案的勋贵臣子有数十人。李促以狠厉手段将其族人一一逮捕,削职剥爵,入狱收监,最后受之牵连的居然有千余人。

    太子李玱上疏谏言,与李促当着朝臣们的面唱红白脸,最后除获罪臣子和其子女手足需要枭首示众,其余者皆受黥刑,发配岭南,子孙五代后方可为庶民,期间一律为奴籍。

    氏族门阀大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他们固然难以撼动,但往往这一头断了,另一头却也自身难保。

    自此,氏族门阀们逐渐开始分崩离析,又经过后续的一系列的打压措施,他们再无与朝廷抗衡的能力。

    史书记载羽林之乱,是“李晋兴盛,自之伊始”,实际上也不过地主阶级们之间权利的博弈,统治者们踩着无数冤魂白骨,将这个封建王朝推向了巅峰。

    年前的最后一次朝会,望着朝堂上那些空出来的位置,群臣们皆是缄默不言。

    龙椅上那位高高在上的君主蛰伏数年,终于一鸣惊人。

    他一改往日的阴晴不定,露出了和颜悦色的一面。

    但是,在一个暴躁狠厉的皇帝与一个和颜悦色的皇帝之间,从来都是后者的城府更加深不可测。

    裴之周眸色一暗。

    或许说,李促是个天生的皇帝。

    如果不是那天在尚书房遇见了南魏质子和谢晟身边的范谋士,她怕是一辈子也不会想到,一切的一切,都是李促精心设计的一出大局。

    从中秋祭月开始,“升品丹”是南魏质子在皇帝的授意下指导暗卫营的药师们炼制出来的——裴之周之前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刺杀与这名质子有关,只是他常年被囚于深宫,郁郁寡欢,丝毫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迹象。

    中秋祭月的死士也是暗卫们扮演的,暗卫营培养出来的暗卫都是一等一的死士,君要其死,其甘愿而死。这也是暗卫营的可怕之处,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一具只听从皇帝命令的行尸走肉。

    至于为什么经验老道的仵作解剖的时候会认为这些暗位的武功品数低下,自是因为李促为了做戏做全套挑的都是一些低级暗卫。

    其实暗卫营也不全都是武功高强的暗卫,他们也会挑选任命奴隶出身、资质低劣的低级暗卫。这些暗卫地位低下,常常被作为药师们的试毒者与高级暗卫的练手,以及杂工,他们的地位实际上依旧和奴隶无二。

    李促精心设计了这场大戏的每一个细节,也为它们做了相对的应对之策。包括这场刺杀中死去的臣子,也是他故意授命他们趁乱杀死的。

    事后,他假装收拾了残局,趁机换掉那些统领,让自己的心腹担任这些官职。同时又让人私下去散布谣言,以此诱导那些在黑暗中蠢蠢欲动的势力浮出水面。

    在摸清这些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之后,李促先前安插在各个大臣们身边的眼线就有了作用。范三娘就是这些眼线之一,也是他下命让她欺骗谢晟发动兵谏。

    裴之周悄悄抬眸。

    这位帝王机关算尽,步步为营,从最初登基时的腹背受敌到如今大权在握,每一步留下的脚印,都沾染着罪恶的血与缜密的汗水。

    他早已深陷权力的漩涡。

    不,或许是他们都早已深陷其中。

    ·

    年前的最后一次朝会,朝廷的局势多有变化。

    裴之周因调案有功从大理寺卿升任刑部尚书,还被封了个金紫光禄大夫的文散官。李琼枝则以护驾之名从上都护升任为大都护将军,封镇国大将军。

    燕王与陆须衡同时上书,皆以年迈为由,前者回封地养老,后者告老还乡。李促做足了挽留的姿态,二人也演足了不舍,三人一台戏,在朝臣们面前演得声泪俱下。最后燕王交出了另一半的虎符,陆须衡辞去了丞相之位,李促给予二人大量的赏赐,这场大戏才华丽落幕。

    不过陆须衡回府后不知怎么地生了一场大病。

    陆询舟在宫中收到了丞相府总管家的来信后立马就起身出宫探望父亲。

    这本再正常不过了,即使父母和离了,但作为子女应尽的孝道,陆询舟都要去丞相府上探望一番。

    当她再一次见到自己的阿耶时,却发现他看向她的眼神里,全无昔日的父爱深沉,剩下的,全是仇恨。

    门外,陆玉瞻在一旁无奈地告诉她和陆玉裁。

    “阿耶近来脾气变得十分暴躁,不知是生病还是什么的缘故。”

    话音刚落,一个汤碗伴随着洒出的药汤砸在了陆玉瞻的肩上。

    陆询舟和陆玉裁皆是不可思议地回头看向房间内他们的阿耶。

    “滚!”他冷冷道。

    陆玉瞻摇摇头,阖上门苦笑道:“你们还是莫要进去,阿耶他自从和阿娘和离后就真得变了很多,变得……尤为暴躁。”

    陆玉裁四下张望了一番,眉头紧锁,问道:“陆玉谈那厮呢?”

    “在他自己的府上,耶娘和离后,阿耶就很不待见他,如今两人算是彻底断绝了关系。而且——”

    陆玉瞻把两人拉到一个僻静地,确定四下无人后,才把剩下的半截话说出来:“阿耶说我明年还要科举,开春他回金陵后我就同你们到御史府去。”

    他顿了顿,又不自然地捏了捏手指。

    “你们最近在阿娘那边过得好不好啊?”

    陆询舟与陆玉裁默契地对视一眼,而后不约而同道:

    “挺好的。”

    看样子,他们的大家庭又有新成员要加入了。

    .

    傍晚陆询舟从宫外归来,在长廊上她远远地就瞧见了景春殿门口灯火通明,以及宫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

    李安衾身披狐裘,宫灯的暖光映衬在她身上,霏霏雪幕,静谧祥和,她与采薇站在一处静静地看宫人拿起长勾将亮堂堂的灯笼挂上门顶的两旁。

    “殿下,小陆娘子回来了。”

    采薇眼尖,看见老远处有个清癯的人影拎着什么向这里快步走来,虽说隔着雪幕,但她凭直觉还是可以认定此人必是陆询舟。

    李安衾白皙耳尖不知是冻地、还是羞地红了几分,但见公主殿下镇定地点点头,故作矜持道:

    “本宫早看见了。”

    陆询舟快步走到景春殿时,几个忙活路过的宫人瞧见她,纷纷笑而不语地同她行礼。

    陆询舟匆忙地对他们回了个笑,随即径直向正殿门口的主仆二人走去。

    “公主殿下金安。”

    她照例规规矩矩行了个礼,随即语言温和地把人往里面带。

    “外边下着雪,殿下这样子会受凉的。”

    李安衾冷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