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主母操劳而死,换亲后宠夫摆烂了》170-180(第8/9页)
着冷光:“温大人好巧的心思。“他瞥了眼横七竖八的箩筐,“这拦路的物件摆得倒讲究,既不挡牛车,偏卡着马车轴距。“
白怀瑾攥紧袖中香囊,忍不住插话:“温大人上月递的治水折子,圣上朱批实心用事。“她故意把“实“字咬得重,暗指梁牧雨安插的官员虚报工事。
太子脸色和缓许多:“温大人随孤去庄子上细说。“他转身时,杏黄衣摆扫过道旁狗尾巴草,惊飞了藏在里头的蚂蚱。
庄子里,沈钧钰拄着黄杨木拐杖往门口挪。青石板上凝着晨露,晏菡茱忙扶住他胳膊:“仔细滑着。“
“不妨事。“沈钧钰望着官道扬起的尘土,“太子最重礼数,咱们做足样子便是。“他特意换上簇新的鸦青襕衫,衬得腰间羊脂玉佩愈发温润。
马蹄声渐近时,晏菡茱往沈钧钰身后退了半步。她今日绾着最寻常的圆髻,鬓角却别着支金累丝蝴蝶簪——正是那日从歹人身上搜来的证物。
“沈大人气色甚好。“太子踩着鎏金脚凳下车,目光在晏菡茱身上打了个转。这女子瞧着温婉,偏生把京城最难缠的探花郎治得服服帖帖。
魏奉晖捧着红绸礼盒凑上前:“这是长白山老参“话没说完就被梁牧雨用折扇隔开。杏眸扫过晏菡茱素色裙角,他忽然轻笑:“听闻夫人擅制艾草香囊?“
晏菡茱福了福身:“不过是乡下把式。“她袖中滑出半截靛蓝帕子,正好露出角上绣的“菡“字——这是今晨从沈钧钰书案顺的,说是要请太子品鉴的新绣样。
温震牵马跟在最后,官靴沾满泥点子。他望着庄子外成片的番麦田,忽然想起那日暴雨中抢收的农户。金灿灿的穗子沉甸甸垂着,比魏奉晖车上那些红绸礼盒瞧着贵重多了。
晏菡茱屈膝行了个标准的万福礼,鬓角金蝶簪的流苏纹丝不动:“殿下请移步花厅。“她抬手指向廊下竹帘,日头正好漏过帘格,在她月白裙裾上洒下碎金。
太子虚扶的手顿了顿。这女子行礼时背脊笔直如青竹,倒与父皇书房挂的《寒梅图》有几分神似。他忽然想起上月请安时,父皇抚着奏折笑叹:“沈卿娶了个女诸葛。“
梁牧雨折扇轻敲掌心,目光掠过晏菡茱腰间缠枝莲荷包——那绣工与东宫新得的屏风如出一辙。白怀瑾却盯着温震沾满泥点的官靴,想起他雨中抢修堤坝的模样。
众人穿过月洞门时,温震刻意落后半步。太子瞥见他磨破的官袍下摆,唇角笑意倏地淡了。温震慌忙扯了扯衣角,粗粝指腹蹭过补丁上的针脚——这是今晨出门前老妻熬夜缝的。
桂花苑里早摆好藤编凉椅,青衣内侍捧着霁红釉茶壶穿梭。晏菡茱接过茶盏时,腕间银镯“叮“地磕在案几上:“温大人上月修的水闸甚好,今年番麦比往年多收三成。“
温震慌忙起身作揖,官帽差点碰翻茶盏:“夫人谬赞,不过是疏通支流“
“哦?“太子突然插话,“温大人三日前就在此勘测?“他指尖摩挲着青瓷盏上裂冰纹,想起方才路上横七竖八的箩筐。
晏菡茱轻摇团扇笑道:“可不是,侯爷特意叮嘱要装龙骨水车。“她扇面忽地指向窗外,“殿下瞧那片洼地,夏日蓄水冬日溉田,都是温大人的巧思。“
太子顺着望去,金灿灿的麦浪间果然立着几架簇新水车。梁牧雨突然轻笑:“蓄水防旱倒是新鲜,只是这河道若成了水池,汛期岂不更险?“
“梁公子问得极是。“温震从袖中掏出卷泛黄图纸,“您看这泄洪闸“
第180章 高见/珍馐
他粗指划过墨线标注处,“蓄水池底埋着陶管,水满自会流入暗渠。“
白怀瑾凑近细看,忽然“咦“了声:“这暗渠走向,倒像极了西郊皇庄的引水沟。“她指尖点着图纸某处,恰是去年暴雨冲垮的堤段。
太子眸光微动,想起父皇曾说“治水如治国“。他忽地起身:“温大人随孤去田埂走走。“
日头偏西时,众人转到晒谷场。温震蹲在田垄边扒开湿土:“您瞧这土色,蓄过水的比旱地肥两成。“他掌纹里嵌着的泥屑簌簌掉落,混进新翻的土坷垃里。
晏菡茱示意农妇抬来木桶:“这是蓄水池捞的鱼。“活蹦乱跳的鲫鱼溅起水花,正落在太子杏黄衣摆上。沈钧钰拄着拐杖轻笑:“殿下见笑,拙荆就爱捣鼓这些。“
晚风拂过麦浪时,太子忽然转头:“温大人明日来东宫,把治水章程细说与工部听。“他解下腰间羊脂玉佩,“这个赏你——“话未说完又收回去,“罢了,明日让内务府另备赏赐。“
梁牧雨“唰“地合上湘妃竹扇,扇骨磕在青石案上“嗒“地一响:“要我说,这法子费银钱不说,还得征调民夫万千。“他指尖点着温震摊开的图纸,“从低洼处往高处引水,难不成要百姓日日挑水上山?“
温震黝黑的面皮涨得通红,粗指刚要戳向引水渠标注处,沈钧钰忽地轻笑:“梁兄说得在理。“他拄着黄杨木拐起身,鸦青襕衫被穿堂风掀起一角,“前日我读《水经注》,倒见着古人用竹筒连缀引水“
太子捏着青瓷盏的手顿了顿,盏中茶汤晃出圈涟漪。他记得父皇说过,沈钧钰当年殿试策论写的正是治水,硬是把工部侍郎问得哑口无言。
“世子高见!“温震突然朝沈钧钰深揖到底,“下官愚钝,竟忘了前朝过山龙的法子。“他官帽歪斜着露出花白鬓角,袖口还沾着田埂泥星子。
晏菡茱适时起身,裙裾扫过满地桂花碎:“诸位慢坐,我去灶间盯着火候。“经过温震身侧时,她袖中滑出半截靛蓝帕子,正好露出角上绣的“治水九策“——这是今晨从沈钧钰书案顺的。
梁牧雨玉扳指在图纸上叩出脆响:“沈大人说的可是竹笕引水?那玩意遇着暴雨“
“梁公子尝尝这个。“白怀瑾突然递上青瓷碟,里头盛着桂花糖蒸栗粉糕,“昨儿个庄户送的新栗,说是用山泉水泡过三宿。“
太子拈起块糕点,杏黄衣摆扫过竹编食盒:“沈卿说的竹筒引水,孤在《天工开物》里见过插图。“他瞥见温震磨破的官靴,话锋忽转:“温大人这治水章程,倒让孤想起三年前黄河改道“
正说着,两个粗使婆子抬着朱漆食盒进来。沈钧钰用折扇挑开盒盖,笑道:“今日请诸位尝个新鲜——炭烤豚肩配紫苏叶。“
梁牧雨扇柄差点戳到太子衣袖:“沈兄要用贱肉待客?“他瞥见食盒里油光红亮的肉块,喉结滚动两下,“这腥膻之物“
“梁兄有所不知。“白怀瑾突然插话,葱指捻起片薄如蝉翼的肉片,“去岁关山书院诗会,沈师兄用这豚肉做的金齑玉脍,可是连山长都赞不绝口。“
太子望着沈钧钰泰然自若的模样,忽然想起上月父皇训话:“沈卿是块硬骨头,你且学着些。“他轻咳一声:“孤倒要尝尝,能让山长破戒的珍馐。“
众人移步花厅时,梁牧雨故意落后半步。他瞧着沈钧钰月白中衣领口绣的暗纹,忽然觉得腰间羊脂玉佩也不够莹润——那纹样竟与晏菡茱帕角的一模一样。
番麦田里,金穗子压弯了秸秆。沈钧钰指着田垄间新扎的稻草人:“这是拙荆的主意,说是能惊走麻雀。“他袖中滑出个艾草香囊,恰是晏菡茱晨起时系的。
太子扶着竹舆扶手,忽然瞧见远处山坳闪着粼粼波光。温震忙解释:“那是新挖的蓄水池,池底埋着陶管“他粗指在掌心比划引水路线,泥垢里还嵌着半粒麦壳。
日头西斜时,梁牧雨望着沈钧钰与太子并行的背影,突然觉得手中湘妃竹扇重逾千斤。他想起方才席间那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