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浓浓

45-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浓浓》45-50(第5/19页)



    小太子离去后,始终漠然的覃景尧方才缓缓睁眼。许是被那死字所刺,周身戾气骤涌,继而冷嗤出声。

    她若不忍,怎会让他眼睁睁看她坠落,受尽生离之痛?

    甘冒死伤之险也要离去,未带走一件他所赠之物?

    她恨他欺瞒,恨到愿一刀两断,永绝瓜葛。

    撑在额际的手猛然攥紧,手背青筋盘错暴起。

    *

    长乐村毗邻京城,距城内约七十里,因得城郊之利,水源充沛,地力丰沃。今年又逢丰收,即便是懒散人家亦能饱暖无忧。数任里正皆略通文墨,见识开阔,守身持正,以理办事,以德服众,故村中风气淳厚和睦。

    村中近百户人家,有的儿孙绕膝,人丁兴旺。亦有鳏寡孤独,形单影只。对于后者,村中向来多有额外照拂。即便偶遇性情泼辣,不讲道理之人,村民也多以包容为先,或容让三分,或避而远之,减少往来,并无欺凌孤弱之事。

    李寡妇名李芬芳,名字妍美,原是个温婉爽利之人。然自丈夫一场风寒药石无医,撒手人寰后,公婆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竟也相继病故,家中银钱为治病殡葬耗尽,落得家徒四壁。

    她独力拉扯蹒跚幼女,生怕母女二人受人欺凌,硬生生将自身逼成个泼辣性情。虽惹人疏远,常孤身无伴,消息迟滞,却终得立身之地。

    上无公婆需奉养,村中又多有照应,加之本人极为勤快能干,因此旁人家中有的,她们母女也未曾短缺。

    李芬芳夫家同姓李,女儿李娇兰也承了其泼辣爽利,不惧欺辱的性子。母女二人小日子过得颇为红火,反比那些需伺候一大家子的妇人更舒坦自在。

    田里丰收,母女二人打络子,搓棉线,并院中所种果子,皆能进城换成银钱。娘家怜惜,前阵子送来一只好大的猪后腿,转手竟得了近二两银子,又花了三文钱从村中杀猪匠处另购了一条腌肉悬于梁上。

    吃喝不愁,还添置了新衣,存了银钱,余了粮食,正正过了一个丰足肥年。

    堂屋里炭火烧得正旺,厚棉布门帘将凛冽的寒气严实实挡在外头,只穿单衣亦觉暖和。

    李芬芳心里揣着事,时不时便发出一声长叹。尤其当她抬眼,瞧见火盆对面那正捧着话本子傻笑,被她养得白白胖胖一脸福相的闺女时,更是忍不住又一次在心底暗叹,那般品貌的公子,怎的偏就是个哑巴呢?

    若不然,与她这娇憨闺女站在一处,该是何等登对!

    虽身子看着单薄了些,可她和闺女皆有力气。虽不像闺女话本子里的白面书生,但说话举止却格外有礼,像个读书人。

    上次他来时,身上穿的衣裳鞋子,针脚粗糙得很,那布料瞧着竟还是她头一回换给他的。看来这后生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妇人照料。

    不过想也是,他头一回那如遭了大难的模样,破衣烂衫的,也没哪个女子能瞧得上,也就是遇上她这个好心肠了。

    知恩图报,性子又和软,多好的上门女婿人选。

    怎就是个哑巴呢。

    李娇兰听着她娘嘀咕叹气,头也不抬,自打上回她娘拿了银子回来,时不时便会这么念叨,听得她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她倒不在意那人哑不哑巴,横竖不耽搁生孩子,只要能给她传宗接代就成。

    反正她有娘看着,总不会让她吃亏。

    听她娘还在嘀咕,李娇兰插嘴道:“娘既相中,下回见了直接问便是。只要不是天生哑的,哑就哑呗,来咱家不正合适?”

    李芬芳一听这话,稍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她们娘俩性强,撑得住门户,女婿性子温弱,家宅反倒安宁。

    那样样出色的男子,不可能入赘。真要愿意,她们娘俩少不得要嘀咕,怕不是身上有什么隐疾。可那些肯入赘的,又净是些歪瓜裂枣,窝囊废物,她家娇娇压根瞧不上。

    这么一想,那后生长相端正,知恩守礼,偏又口不能言,就好似那美玉微瑕,正配她家娇娇。

    到了她家有她母女俩照看着,必定能叫他穿得上得体的衣裳。

    李芬芳豁然开朗,眉飞色舞连声道:“娘活这把年纪,竟不如娇娇明白!好事不宜迟,过两日娘便去刘后生村上打听打听!

    “娘记得再问问那后生自个儿愿不愿意,咱也不是非他不可,可不兴勉强人家。”

    “记得记得,好事总得两厢情愿,咱可不干那强扭瓜吃的缺德事儿。”

    母女二人说着话,忽听外头有人敲门,李芬芳收声一问,听是里正,也不耽搁,套上袄子就掀开帘去开门。

    *

    约三个月前,正值九月末,京中尚书令府曾派人到长乐村盘查,可有人到过河边,可曾见河中有人,是否有人从河中救起或打捞过什么人,甚至埋尸等等。

    但凡与之有丝毫关联的蛛丝马迹,皆需事无巨细一一禀明。

    村中不足百户,村民聚居,若有什么风吹草动,不出一日便传遍全村。尚书令府权势滔天,里正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全村人当面逐一盘问。

    虽不知具体何事,但尚书令府来人必定事关重大,里正厉声呵斥村民不得隐瞒,再三确认无人敢欺瞒后,才将那班威势凛冽的持刀贵人送走。

    不料时隔这么久,尚书令府竟再度派人前来。只是此番却不似上回那般声势浩大,反倒极为低调避人。

    来者亦未如上次那般隐晦寻尸,只再三搜寻无果后,临行前特意叮嘱里正,若在村中发现生人踪迹,切勿声张,无论男女皆需立即向府中禀报,必有重赏。

    里正身为一村之长,自当护卫村民周全。然此事吩咐得蹊跷,他虽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更不敢声张。只嘱咐儿子与自己一同暗中在村内搜寻,并把守村口日夜轮值。

    赏赐倒是其次,只恐村中受其牵连。

    父子二人绷紧心弦数日,未见村中有何异状,亦无生人踪迹。刚松下一口气,不料竟双双累得病倒。

    无人盯着终是不放心,又不敢随意透露此事,越是焦急惦记,病情便越不见好,拖拖拉拉竟五六日后才勉强下得床来。

    哪成想就这几日养病的工夫,今日刚一出家门,便听说村东李寡妇抱着娘家送来,好生炫耀过的猪后腿,行色匆匆地出了村。再回来时竟两手空空,指不定是偷偷送予什么人了。

    若在平日,任她是送人还是卖人,里正绝不会多管。可眼下这关头,他一丝一毫不敢大意,更恐打草惊蛇。

    先是私下拐着弯打听村里是否有人与她交换或买下,待问清皆非本村人所为,方放下心来。便不再自作主张多问,片刻不敢耽搁,也顾不得雪天路险,需赶夜路,对妻媳亦不敢多言,只说是村里要紧事,急忙唤来刚病愈的儿子进城送信。

    尚书令府对此事果然极为看重。他儿子是头一日晌午套了驴车出的门,雪天路滑,抵京少说也得次日辰时。不料今日刚过未时,便有人快马疾驰而至。

    得知儿子送信后已被妥善安置,自会返回,里正这才心下稍宽,依来人吩咐引路往村东李寡妇家去。

    也是他儿子赶得巧,敲门时正逢同泽自他处无功而返。

    这些日子以来,上报发现异常的消息何其之多,因同泽所知内情最详,故每处均需他亲往核查。

    一个多月来马不停蹄,日夜奔波,每日歇息不足两个时辰。府卫尚可轮值替换,唯他无人可替,便也渐觉难以支撑。

    然每有消息传来,他仍二话不说即刻动身,纵已屡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