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

16、第 16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16、第 16 章(第1/2页)

    另一边。

    永和坊深处的一处宅邸之内,同样有人在讨论昨日那场文会。

    但他们讨论的却并非陈襄。

    “呵,那群所谓的世家子,不过是仗着祖荫,吟些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罢了!”

    几名身着官袍的寒门官员聚集在一起,一人嗤笑:“崔家那个崔谌,若非他姓崔,那些阿谀奉承之辈,谁会捧他的臭脚?”

    “此次在文会上原形毕露,真是令人笑掉大牙!”

    “可不是么?”另一人接过话头,眉宇间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亢奋和鄙夷,“还有王家的那个小子,诗写得狗屁不通,全靠一两家学卖弄。”

    “这次文会上,还不是被咱们的人暗中比下去了?只是碍着他们家势大,无人当面戳穿罢了。”

    “一群蛀虫!盘踞朝堂,吸食民脂民膏,还偏要摆出一副高傲模样,当真令人作呕!”

    几名寒门官员口中对士族子弟的嘲讽与批判,尖锐而不屑,仿佛要将积压多年的愤懑与不甘,都倾吐出来。

    一人忿忿开口:“若非陈……”

    “——够了。”

    一道声音响起,原本喧闹的几人如同被掐住了脖颈的鸡,霎时噤声。

    他们一个个垂首敛目,正襟危坐,方才眉飞色舞的神态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室的噤若寒蝉。

    坐在上首主位之人抬起了头。

    屋外日光挪移,正照在对方的脸上。

    那是一张极为美丽的脸。细眉杏目,肤如凝脂,唇若红蕊,姿容明艳绝美。

    若非对方喉间的喉结,与那穿着的紫色官服、金玉带銙,光看这张雌雄莫辨的脸,几乎要让人错认作哪家养在深闺的绝色女子。

    然而,当那双漂亮的杏眼扫视过来时,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淬了毒般的寒意,让在座的几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寒门官员,都无端地感到一阵脊背发凉。

    乔真,乔子生。

    如今的兵部尚书。寒门官员中隐然的领袖。

    乔真垂眼,长长的睫毛投下一小片阴影,开口道:“证据收集得怎么样了?”

    下手处,离他最近的一名官员连忙起身,躬着身子,态度恭敬得近乎卑微:“回乔大人,已经全部收集妥当了。”

    “按照您的吩咐,绝无走漏半点风声。那些人至今仍被蒙在鼓里,以为一切太平。”

    那人顿了顿,而后语气中透出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只等此次会试放榜,新科进士名单尘埃落定之后,便可立刻发难!”

    “好!”

    乔真唇畔勾起一抹冷笑。他抬起眼帘,本是柔美的杏眼中寒光凛冽,让人不敢直视。

    他要亲手撕下那些士族光鲜亮丽的皮。让他们也尝尝身败名裂、跌落尘埃的滋味!

    ……

    陈襄也对自己的名声大噪有所耳闻。

    各式各样的请帖如同雪片般飞入会馆。烫金的、洒银的、素雅的、华贵的,无不透着主人的身份与意图。有真心仰慕他才学的鸿儒,有好奇他背景的世家子弟。

    自然也少不了暗处那些试图拉拢、试探的人马。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热情,陈襄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他待在会馆里,除了必要的走动,几乎足不出户。

    那些帖子,他都只略略看过落款,然后便将其堆在一旁。

    “陈兄,这些帖子……当真一概不理?”杜衡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请柬,有些犹豫。

    陈襄道:“眼下科举在即,分心无益。待尘埃落定,再做计较不迟。”

    谁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心赏识,又有多少是包藏祸心?

    那日在文会之上出尽风头,只是顺势而为。但他名噪一时,那对陈家有恶意的幕后之人不可能毫无察觉。

    ——他虽不惧对方,但也不会妄自尊大,失去警惕。

    如今他在明,对方在暗。但他只要以不变应万变,不离开会馆,对方想要对他做什么也都要更费周章。

    他现下的目标是安安稳稳地完成科举,自然不会莽撞。

    然而直到会试的前一天晚上,陈襄也并未见到什么可疑之人,一切照常。这叫他心生疑惑。

    对方既然能将陈家连根拔起,对陈家的恨意绝非寻常。

    他在长安城中此招摇,按理说对方早就该出手了,或是打压,或是直接灭口,怎么会如此风平浪静?

    难道对方觉得他区区一个白身士子,根本不值得费心?

    还是说,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比如,阻挠他的科举?

    陈襄的眸色沉了下来。

    看来此次科举,他要更加谨慎了。

    ……

    会试当日。

    天还未亮透,通往贡院的几条主街便已是人头攒动。无数身着青衫的学子,怀揣着各自的期盼与忐忑,汇聚而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息。既有十年寒窗苦读的沉重,也有对未来平步青云的憧憬。

    贡院门前排起了长龙。守卫的兵士甲胄鲜明,面容肃穆,严阵以待。

    入院的检查极为严格,谓之“搜身”。学子们需解开衣袍,连发髻、鞋袜都要仔细查验,以防夹带任何纸张或与考试相关的物件。

    轮到陈襄时,他从容地配合着兵士的检查。

    对方检查得格外仔细,甚至连他腰间系着的那枚普通的玉佩都捏了捏,确认只是寻常饰物后才放行。

    通过搜身,进入贡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供奉着文昌帝君的神龛。香火缭绕,庄严肃穆。

    所有入院的学子,无论心中是否真的信奉,都会在此驻足,恭恭敬敬地行礼,祈求神明庇佑,文思泉涌,金榜题名。

    陈襄也随大流,上前拜了三拜。

    拜过文昌帝君,便有吏员引导着学子们前往各自的号舍。一排排狭窄的隔间,仅能容身,条件简陋。陈襄找到自己的位置,安顿下来。

    整副过程顺利得有些出乎意料。

    陈襄心中的疑虑更加挥之不去。

    没有暗杀,没有栽赃,甚至连科举入场这最容易动手脚的环节,都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就像是在这长安城当中,根本没有人在意他这个陈家遗孤一样。

    这怎么可能?

    种种猜测在陈襄脑海中翻飞。这种未知带来的悬空感,比明确的危险更让人心头烦躁。

    “铛——”

    一声清越的钟鸣响彻贡院,宣告着考试正式开始。

    原本还有些窸窣声响的号舍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墨纸砚碰撞的细微声音。

    吏员开始分发试卷。厚厚的一沓宣纸,带着墨香,依次传递到每个号舍。

    陈襄接过试卷,入手微沉。他呼出一口气,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沉下心应对此次考试。

    四周一片寂静,唯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细密而连绵。

    陈襄左手持笔,提笔蘸墨。

    前面的是经义和数算。

    数算是他当初力排众议,坚持将其纳入科举当中的。

    面对经义,陈襄善用系统资料库。面对将无数学子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数算,他笔下未有半分迟滞,一气呵成。

    不过两刻钟,前面两大部分试题已然完成。

    陈襄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