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14、第 14 章(第2/2页)
 他的目光望着远处,语调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当最后这七个字轻轻落下,整个水榭都陷入了寂静。
    清风吹拂幔帐发出“沙沙”的声响,远处传来若隐若现的丝竹之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人下意识地喃喃重复,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
    这十四个字,浅显易懂,却蕴含着至理,以最精炼、最大气、也最形象的语言,道尽了为学之路的艰辛与真谛。
    书山巍峨,唯有勤奋是那条攀登路径;学海浩瀚,唯有苦读是那叶渡海扁舟。
    何等的精准,何等的令天下读书人振聋发聩。
    “这……”
    张学士脸上的冰冷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与探究的神色。他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蜷紧。
    李学士脸上温和的笑容僵住,显然也被这对仗工整、意境贴合的对子震撼了。
    学问越是精深的人,越能懂得此句的难得。
    而方才还志得意满的崔谌,此刻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好!”
    一声赞叹如平地惊雷,骤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坐在张学士身旁,一位一直闭目养神,须发皆白的老者猛地睁开了眼睛。
    席间不少人认得此老,皆是心头一凛。此人是经学大家郑公,桃李满天下,在前朝时期便名声享誉四海,如今已不再教习弟子,于翰林院中专心治学。
    得他一句夸赞,可是士林当中无与伦比的荣耀!
    只见他那双略显浑浊的老眼中,此刻竟爆发出惊人的亮光,直勾勾地落在陈襄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郑公声音微颤,却字字清晰:“今日听陈公子此联,方知何谓大道至简,何谓真正的才华横溢!”
    此句话,如同一个信号,瞬间点燃了全场。
    “陈公子真是惊才绝艳啊!”
    “此句对的太妙了!意境深远,发人深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妙!妙!”
    赞叹声、惊呼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将陈襄淹没。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带着敬佩,带着好奇,带着艳羡,带着嫉妒。
    张学士深深地看了陈襄一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学士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走到陈襄面前,举起酒杯,笑道:“陈公子大才,李某敬你一杯。
    陈襄举杯回敬:“李学士客气。”
    没人还在意崔谌。
    只有陈襄饮完一杯酒,转过头:“崔公子,承让了。”
    “……”
    崔谌面目扭曲,恶狠狠地一甩袖子,重新坐下。
    ……
    宴会结束后,回到会馆,杜衡依旧兴奋不已:“陈兄,你那句对子真是太精彩了。明日整个长安城中都会传遍陈兄的名字!”
    果不其然。
    正如杜衡所说,宴会结束后第二天,“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十四个字,连同郑公的称赞,便和陈襄的名字一同传了出去。
    这十四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浅显直白得连不识字的孩童都能听懂,却又蕴含着足以让皓首穷经的老儒生击节赞叹的深邃哲理。
    从贩夫走卒到文人墨客,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番席卷长安的声势,自然也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注视。
    长安城,永和坊。
    此处多是朝中官员的府邸。高门宅邸鳞次栉比,安静肃穆。
    其中的一处宅院。书房内。
    一名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正躬身立在书案前,神色间带着几分恭谨,又有几分欲言又止。
    “钟大人,那陈琬……”
    端坐在书案后的主位之人放下手中的书简,掀起眼帘。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