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

6、第 6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6、第 6 章(第1/2页)

    “郎君?”

    身后稚嫩的童声再次响起,带着几分疑惑和不解。那孩子见陈襄不知为何转身就走,忍不住出声唤他。

    陈襄意识到自己反应过激。

    他硬生生刹住脚步,咬住了后槽牙。

    真是夭寿了。荆州刺史怎么会是萧肃?

    不,冷静,或许只是同名同姓呢。

    陈襄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转过身,若无其事地走回那孩子面前。

    这孩子看着约莫十来岁,梳着双髻,身上穿着素色深衣,腰间系着丝绦,看打扮便知是出身富贵人家。

    陈襄微微弯下腰,脸上挂起笑容:“你可知使君大人字什么么?”

    小孩仰起头,脆生生地回答道:“容和。”

    陈襄脸上的笑容彻底僵硬,再也没有办法自欺欺人。

    萧肃,萧容和。

    是他,就是他!

    这人可不是什么兰陵萧氏的人,而是出身陇西,来自民风剽悍的西凉。

    此人面白心黑,老谋深算,擅长伪装,总是装出一副温润顺从、安静沉默的寡夫模样,在他所有同僚当中难糊弄程度堪称第一。

    陈襄无比清楚这家伙的本质。

    当初,萧肃被他威胁入伙之后,一直出工不出力,暗戳戳地躲在一旁观察局势。直到发现他陈襄挡在前面吸引了所有人的仇恨,才开始在暗地里给他递刀子。

    两人配合默契、无比丝滑,堪称毒士界的最佳拍档。

    此人的黑心程度比他还更胜一筹,不少“伤天和不伤容和”的计划就是他私下里提出的,陈襄都自愧不如。

    说实话,陈襄听到他的名字的确一惊。但随即也意识到这不是最坏的情况。

    以萧肃这样明哲保身的性格,至少不用担心他会与当年覆灭陈家的幕后黑手有什么关联。

    ——唯一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家伙为什么会成为荆州刺史?

    萧肃其人城府手段皆具,虽然暗中藏拙,但就其目前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已经够配得上一个丞相之位了。陈襄至今都不清楚对方的能力底线究竟在哪里。

    这样的人才,不在朝廷中枢效力,反而被外放到地方?

    若论对方获得的功勋,即使不能位列三公,也至少能混个九卿当当啊。

    啊,忘记了,他当初推行科举、改革吏治,新朝现如今已经是三省六部制了,九卿已经没了。

    陈襄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像是要把胸中的郁结全都吐出去。

    其实,纵然萧肃城府极深,也不大可能猜出他诈尸了罢……他都死了七年了,对方是否还记得他的模样都是两说。

    正当陈襄内心交战之际,站在一旁的小孩歪了歪头:“郎君可是找使君大人有事?”

    陈襄的目光落在了他身上。

    古时的孩童大多早慧,这孩子的年纪已可称得上是小少年了。对方生得唇红齿白,眉目清秀,让人见了便心生欢喜,莫名觉之亲切。

    陈襄叹了口气,索性实话实说:“在下乃是豫州士子,欲往长安参加今年的科举。”

    “然按朝廷规矩,需得本地使君开具应试名帖,方有资格应试。故而想打探一下使君大人何时有空闲。”

    这孩子既然出现在这里,又知晓萧肃的名讳,想来他的长辈亦是府衙中的官吏。

    “原是如此。”

    那孩子眨了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使君大人今日就有空闲,还请郎君跟我来罢。”

    说罢,他转身便走。走出一段距离后,他发现陈襄并未跟上,便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疑惑地看着陈襄:“郎君?”

    陈襄:“……”

    他措手不及。

    这孩子是怎么笃定萧肃今日有空,又一定会接见他这个素未谋面的豫州士子呢?

    一个不太妙的预感涌上陈襄心头,他心中估算这孩子的年龄:“……还不知小郎君的名讳?”

    “萧榆,小字阿木。”小孩道,“使君大人正是吾阿父。”

    陈襄悬着的心死了。

    怪不得他会觉得这孩子面善。

    想当初,萧肃丧妻,与幼子相依为命。他为了逼迫萧肃入伙,就是用其幼子相要挟。

    虽说后来他后来也察觉到萧肃这家伙是在顺水推舟,但面对着当初的孩子,陈襄还是有些不自在。

    万幸这孩子当年才两岁,对这件事情应该毫无印象。

    陈襄彻底放弃了挣扎。他将手中的糖葫芦又递还给大爷,让其帮为代拿一会,而后面无表情地跟上萧榆的脚步。

    ——来都来了,反正早晚也躲不过的,不如速战速决,拿到名帖赶紧离开。

    武安侯做的事,跟他陈湘有什么关系?

    ……

    萧榆引他至后园门,守卫简单盘问陈襄几句就放他进去了。二人穿过后花园、内宅区、吏舍廊院,一路行来,府衙中人似乎都认得萧榆,对他身后的陌生面孔并未过多留意。

    两人过三重仪门,抵达正厅。

    萧榆立于悬鱼屋顶之下,向陈襄一礼:“使君大人就在其中,郎君自去即可。”

    陈襄回了一礼:“多谢小郎君引路。”

    言罢,他挺直了身,深吸一口气,做足了心理准备,方才迈步上前,叩响了大门。

    “请进。”

    一道声音自门内传出,低沉温润,如微凉醇厚的酒酿一般流淌而过。

    陈襄推门而入,一眼便望见一人端坐于书案之后。

    那人未着正装,似是本无见客之意,只着一身素简无纹的便服,披着软烟色的外袍,亦未戴冠,仅以桐木簪半绾着发。

    对方身材伟美,面容沉静,微垂的眼睑显得温和无害。其人如经久打磨的玉石一般温婉内敛。

    桌案上的博山炉散着袅袅烟雾,轻薄地环绕其在周围。

    陈襄看见对方这副样子便觉牙疼。

    这家伙可不似表面这般是个温雅文士,若站起身来,修八尺有余!

    虽说萧肃总摆出一副温顺谦和的样子,但陈襄至今仍忘不了,对方当初仅用一只手便拎他上马,轻松的如同拎起一只兔子。

    他趴在对方身前,眼睁睁瞧着他拉开了三石的重弓,一箭贯穿了三名敌兵、两面盾牌。

    啧,西凉人。

    装什么文弱书生呢。

    陈襄绷着一张脸,礼数周全地弯下身,双手举至额前揖礼:“颍川陈氏陈湘,见过使君。”

    座上那人本未在意,只目光淡淡地扫了一眼少年弯下的脊背。然对方自报家门,熟悉的名字令萧肃动作一顿。紧接着对方行完礼直起身,露出了他的面容。

    这一眼,萧肃眸光剧震,而后下意识地半阖眼帘,教人无法看清他眼底的神色。

    一颗石子投入了深潭,水面微微泛起涟漪,随即又归于沉寂。

    萧肃合上手中的书卷,看向眼前的少年:“你是颍川陈氏的子弟?”

    “是。”陈襄一副恭谨的模样,“学生此前于零陵杜氏借住,如今打算前往长安参加科举,想请使君大人为学生开具一份名帖。”

    萧肃微微颔首,修长的手指叩了叩桌案,示意他将推荐信拿出来。

    陈襄早就将杜家主的推荐信带在了身上,此刻从怀中取出,双手呈上。

    萧肃接过信将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