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祸国毒士死后竟成白月光》4、第 4 章(第2/2页)
还掌握在世家手中。陈襄当初为了稳妥起见,也在科举中暂时给他们开了一些方便之门——
    即,世家子弟不用参加院试、乡试,可直接去往长安参与会试。
    ——这也是他以“陈湘”的身份,可以直接赴往长安的原因。
    当然,随着寒门学子逐渐增多,朝堂势力逐渐巩固,这些特权迟早是要被取消的。
    “陈兄?陈兄?”
    杜衡见陈襄久久不语,似乎陷入了沉思,忍不住出声唤道。
    “啊,无事。”陈襄回过神来,随口问道,“不知去年科举出的是何题目?”
    杜衡一愣,惊讶道:“去年并无科举,陈兄竟不知么?科举已改为三年一次了。”
    陈襄心中一惊。
    原身自陈家败落后便颠沛流离,疾病缠身,记忆中竟完全没有这回事。
    陈襄沉声问:“这是何时改的规矩?其中可有什么缘由?”
    杜衡并未察觉到陈襄的异样,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这是三年前,新帝继位时颁布的政令。”
    “说是三年一试,既能让学子们有充分的时间积累学识,又能让偏远地区的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往返,并无不妥。”
    听着听着,陈襄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这不妥当地方可多了去了!
    一年一次的科举改为三年一次,看似给了学子们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实则大大降低了人才选拔的效率,延缓了寒门入仕的速度。
    这背后恐怕少不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推波助澜。
    殷尚死了,他并不意外。毕竟他这位主公在战场上征战半生,算起来也到知天命的年纪了。
    继位的应当是主公的长子殷承嗣。
    他上辈子一直将这小子带在身边,对方深受他“重寒门、抑士族”理念的影响,耳濡目染,怎么会颁布出这样的政令?
    要知道,后世科举三年一次,那是因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人口基数庞大,每次科举参与的人数动辄成千上万,耗费的财力物力巨大,绝非现今可以比拟的。
    他草创的科举,最初不过是为了解无人可用的燃眉之急而搭建的草台班子。
    即便后来开国,被正式确立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但参与的人数依旧寥寥无几。
    每年会试能有几百人,都算得上是盛况了。
    人才匮乏,朝堂与各地又都急需新鲜血液,这才定下了一年一次科举的规矩。考试的难度也并不算高,最初只考实务,后来才添上了少许经史。
    科举制,不仅是寒门士子的根基,也是新朝的根基!
    仅仅是从一年改为三年,陈襄便已从这冰山一角窥见了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
    寒门一方,必定已经被士族一方压制了。
    还有……师兄。
    陈襄的唇角不自觉地地抿起,目光闪动。
    他与师兄年少时曾秉烛夜谈。对于士族势力过大的问题,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前朝覆灭的教训历历在目——士族专权,尾大不掉,最终导致国家分崩离析。所以二人虽都出身士族,却也都认同,若有机会定要限制士族势力。
    他的师兄有承平天下的治世之才,有师兄在,旁人根本别想翻起什么风浪。
    这也是他上辈子死的干脆又安心的原因。
    可如今,士族竟又有复起之势?
    陈襄心中疑云重重。
    死去七年,这天下当真是变得让他看不清楚了。
    ——这长安,他是非去不可了。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