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夫郎不语

120-1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夫郎不语》120-130(第7/23页)



    “眼瞅着进文作的客比往前多,回去把账目一盘,发觉许多时候竟是还不如以前。”

    骆大郎取了些纸和笔给康和看:“你瞅瞅,以前这样最好销的纸笔,现在价格比往前已是贱了两成,快是要贴着成本卖了。”

    康和拿着纸和笔看了一番,于骆大郎说的,他也深有感触。

    日子太平,无灾无病的,老百姓手里头慢慢攒得了钱,也大方了起来,前来他们家买肉的客是愈发得多了不说,且还舍得买,以前三两二两的要,如今多数要的都是三斤五斤。

    不单如此,家里头产的蜂蜜,香油,贵料,往前问买的人且伶仃得很,多是靠着万贾人秋月里头来采买香料,康和再卖些这贵价的香油和蜂蜜由他带出去外头更繁荣的地方买卖。

    这两年上来,自城里这些生意都好起来了,倒是不肖全然靠着万贾人那处挣钱。

    只也正如骆大郎所言,买的客多了,卖的老板也跟着多起来。

    香料那块儿生意且不说,是康和跟范景经营了多年才一点点做出来的,寻常人便是眼馋想效仿,三两年间也不得成果。

    但卖猪肉却容易些,光是他们那坊间,这般铺子也新开了三间,前阵儿倒是有一间开不动歇了业,可即便这般,却也还有两间,外在原本算上他们家,以及巷子里原本就有的,拢共开起了五间猪肉铺子。

    这生意如何有不受影响的呢,便是口碑再好,客也会前去买个新鲜。

    骆大郎听得旁的行当也是这般,咂舌道:“瞧不光是我这文作难,你那头也不轻松。”

    “好是我二弟有些功名在身上,为我减免了些税款,否则这生意更是难做,大福前程广大,想用不得多久也能与你分担些。”

    康和笑道:“虽不晓他将来究竟如何,倒如你说的,到底是多了一重指望,只不晓得哪日指望成真,如今也便绷紧了自把生意好生给盘着。”

    骆大郎深有同感,他道:“我这厢也花了大价钱去弄了一套活字印刷,想着后头再接人印刷书籍的活儿,也算多一桩生意。”

    康和点头称是,只这生意到底算不得独家,想赚轻松钱也一样难,至多说赚些辛苦钱。

    他也晓得骆大郎不容易,一大家子的人,大抵还是靠着他经营生意给养着。

    骆童生虽也教书,可收入微薄;骆川宜呢,秀才功名,虽有一份儿朝廷的月钱领,可他自个儿也还在读书。

    两个读书人日子过得像模像样,没有骆大郎补贴,哪有那般体面。

    县城里可有得是那般穷酸读书人,便是家中既没有赚钱的父辈,也没有经营生意的兄弟,自又清正不去钻营,日子难免过得清苦。

    有的还不如乡里多几亩田地的农户过得舒坦。

    一家子人要过得滋润,光靠着一个人拔尖儿那哪里行,旁的不成器,拔尖儿的也一样给拖垮了去。

    走时,康和便留下了买纸墨的钱,骆大郎却不收,两厢又与那逢年过节一般一推一让的掰扯了好一会儿,到底还是没把银子给出去。

    康和想着回去与骆家送些新鲜的瓜菜鲜肉去就是,也不教人总白吃亏。

    回去家里,康和与范景说了一番今朝和骆大郎的谈话。

    “现下生意是都不如以前好做了,客多相竞的人也多,价格仗一打,利润就得减。这当头上,只能各想法儿了。”

    家里的两间铺子,康和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多的新花样了,他琢磨着只能另谋些出路。

    “我听得包三哥那表妹夫,就是先前与咱们介绍宅子那个许攥典,与咱透了些消息出来,说是城里人口增多,县城没准儿是要往外头拓建。”

    打大福中了童生,那许攥典便视了范家是亲近人,时常家里有事都要喊康和范景过去吃酒,康和也请了许攥典两回。

    “这事要是真的,一旦拓建开,总有新屋,新铺,咱们置买些下来,往后收着租子,自用都好使啊。只要碰这些产业,头条还得是要有银子才成。”

    康和拨了拨算盘,将家里的交子银票取出来清点了一番,如今手头上且还不足两千贯。

    范景瞅了一眼,道:“那县公在任不足两年,肯在任间办这事?他走时定办不完,会乐意教下一位捡功劳?”

    “确实也不错,我冷眼瞧着这一位不如上一位,算不进政绩里头的事,他只怕懒得费功夫。”

    康和道:“只不过前阵子我见大福从伍家拿了些邸报回来,我捡来看了两眼,见比咱县里繁荣的那般要塞县城,因人口增多,已是扩建完毕,此番车马好行,拥堵也减轻了许多。

    这事且还受了朝廷赞许,主理此事的官员也得了奖赏。”

    “说不得是个风向,当官儿的见有政绩,迟早都得弄。若晚些不正好,咱俩趁着这空隙挣些钱放在手头攒着,届时才拿得出钱来置办。”

    范景听着倒也赞成,只他于生意上没有多少想法,且也不知康和与他说出这些话时,心里已经有了些生意苗头。

    独见他又开始为着钱的事情上愁,总也想与他尽可能的分担些。

    他靠着椅背,道:“先前姚远同我提了一嘴,说是等跟巧儿成婚以后,他自也不想总往外头跑了,起了些主意想弄个武馆,教些好手出来,让去押镖使得,给人看家护院也使得。”

    康和闻言扬起眉:“他说这话给你听,是想与你表忠心爱重巧儿呢,还是意思想拉你一块儿干他这桩生意事儿啊?”

    范景道:“想是都有罢。”

    康和笑起来:“这小子,不怪他年纪轻轻的能弄好一间镖行。”

    “你本爱这些,出些资来再出你这个人,也不是不能干。且哪日里我寻了他仔细问问看,若这事情靠谱,倒也是一桩好生意。”

    他心中,也正想着与骆大郎一块儿弄桩生意呢。

    第124章

    康和是这般想的,如今许多行当,便包括于骆家的文作,已是满足于普罗大众最基本的需求。

    寻常的粗纸毛笔许多人都买得起了,文具已不再似早些年那般弥足珍贵,如今不说城里人户,就是乡野上的农户,家中无人读书识字的,也能掏出几张纸和笔墨来,方便以应不时之需。

    老百姓比以前富裕了,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便能往高级些,娱乐心神这头发展。老百姓见着新花样喜欢,做生意的也有赚。

    城中这些同行当相竞,打着价格仗,便是因没有多少新花样,这才全然扑在价格上做文章。

    可长此依靠低廉的价格来取胜,不单自不得多少盈利,长此以往下去,如何能够抗得了。

    时日一久,但凡是别家弄出不容易复制的路子,那这生意便也差不多经营到头了。

    自然,这只是康和的想法,究竟如何,也不可贸然就定论下来。

    他心中既起了主意,为保万全,又前去在市场上听、看、观察了些时日,确是与自己所想不差,这才着手去做。

    这日,康和买进了些艾草、薄荷、九里香,月季,桂花等花草。

    又采买了些做纸的工具,闭门在家中的后园里操起旧业,弄起他以前的手工活儿来。

    康和此番想做的其实就是花香纸。

    他把城里的文作书坊都转看了一通,铺面上偶也有些香纸的雏形,也是有那般存了气味的纸卖的,只不过样式少,纸也糙,香气留存时间短。

    许多香纸取出来已失了气味,铺子的老板似乎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旧笔记小说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