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c提供的《病友组团去刷崽》120-130(第4/13页)
“你俩要不要买什么生活用品?这附近有个大超市,东西很全,价格有高有低,可以去选一选,如果只是应急买个什么东西,不想走太远,那可以去东门外面那个商店。”
马默默换了个外套,带她俩往东门走,遇到外卖柜和快递柜,还等了一下,让她俩看一下其他人怎么拿手机取件。
因为这片公寓住的全是年轻人,人手至少一部手机,所以在园区里生活,基本上都是什么扫码自助的,马默默看禾一欣也拿着手机,她这些提示,其实是在给阿年说。
毕竟公寓里之前没住过这么小的孩子,不知道阿年会不会用这些,等她看阿年也摸出一个手机,跟着扫码识别练练手,才继续带着走。
其实禾一欣是准备再给阿年买块智能手表的,不是阿年不会用手机,而是她跟着小吴姐当志愿者的时候,听了一耳朵,说好多小孩戴智能手表,其实也是有定位报警,可以防丢。
这个功能,一下子戳中了禾一欣的心巴,她准备晚上回去就搜一搜,网购一个儿童智能手表比较好,还是去附近的线验店买一块。
除了禾一欣和阿年到手的补贴之外,积分任务也带来了一部分收入,所以禾一欣和阿年现在,手里也是有点小钱,可以添置点东西的。
马默默对附近是真的很熟,甚至还指了一下哪几家店用餐,可以直接开票,不需要攒金额也不用担心开票时间不一样。
估计这个问题,马默默被问过好多次,所以她都形成条件反射的答案了。
但禾一欣和阿年一脸懵,不知道用餐开票和她俩有什么关系,让马默默沉默三秒,拍了一下自己额头,“咳,习惯了,好多上班小年轻需要报销,基本都直奔这种能开票的店。”
“走,我带你们去个小店,有米线、盖饭和饺子,中午的时候还可以选炒菜,都是后厨现炒的,食材干净,价格也合适。”
现在找个现炒的店可不容易,马默默对食物还是挺挑剔的,吃那种饭店老板完全不会做饭,拿出料包加热之后,一撕包装,碗里一倒的饭,她晚上都睡不着泛着胃酸。
以前还只有一些专供外卖的店,比较喜欢用料包,结果现在马默默吃着吃着,觉得便宜的店,贵的饭店,都开始喜欢用料包了,或者是预制菜,吃得她掏了钱还心梗。
马默默的舍友叫韩佳,有次从导师那里得到一个市里很贵饭店的餐券,她俩抱着涨见识的心,去吃了一次,仔细品了一下名菜佛跳墙。
因为没吃过,所以没什么对比,她俩只是看着佛跳墙的原价,报以最高敬意去品尝,结果搜到有网友爆料,这个佛跳墙都是拆的预制菜,连怎么买半成品的网购链接都给了,简直辜负了她俩的真心。
兜兜转转,除了自己做饭,周围的店反倒是这家夫妻小炒,最得吃货的心。
连店里包的水饺,买的什么部位的肉,怎么用绞肉机备菜,都是能让顾客看到的,不会出现什么以次充好甚至往馅料里面添奇怪东西的事情。
好店因为利润没同行高,有的时候不好开下去,也算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但这家夫妻店因为房子就是他们自己的,没租金负担,加上开了好多年,有很多熟客支持,所以依然保持品质开了下去。
马默默作为熟客之一,也喜欢介绍别人来尝尝,虽然不起眼,但店里的饭都很好吃,连最容易中招食品添加剂的米线,吃完都不会有那种浸透全身的调料味,反而清清爽爽的。
就是有的时候来晚了,有些饭菜就没了,只能选别的。
禾一欣和阿年跟着她点,各选了一份,还能换着尝尝味道,坐下之后摸了把桌椅,就知道老板是爱干净的,不会让店里积攒什么陈年老油。
“每周一的时候,这家店会做馅饼,你们要是喜欢可以来买。”
马默默去找一次性杯子,挨个倒杯茶水,然后坐等上菜,这家店因为都是现做的,所以等餐时间要长一点,她们三个就继续聊天。
主要是对着菜单聊,禾一欣和阿年围着店里飘散的香味,准备这家店要是好吃,后面就常来,争取把每一款都吃一遍。
“来,这是牛骨头汤,你们先喝着。”
马默默果然是熟客,店里今天炖了汤,老板看到她就端了三小碗过来,可以喝着暖暖胃,算是这个温度下最佳的赠品。
第124章 第一二四章
现代人的缘起缘灭, 大概就是遇到了,能坐在一起吃顿饭,遇不到, 那真的好几天连面都见不到。
一路过来, 禾一欣和阿年被很多人帮过,哪怕分别之后, 对方也给了联系方式或叮嘱,说需要帮助的时候, 可以联系。
但她俩超自立的,用不上,根本用不上, 自己能把自己管的很好。
而且,现在有固定的住处, 一大一小, 各自备考和上课, 每天被知识塞的脑子涨涨的, 也没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这也是马默默带她俩去吃了顿饭之后, 再没怎么见面搭过话的原因。
明明她们就住在隔壁,结果硬是因为上班和出门的时间不同, 没在电梯里见过面。
不过, 禾一欣和阿年也不顾上和马默默见面, 继续当饭友了。
她俩各分了一半餐桌来学习, 两个人每天可努力了, 尤其是禾一欣,因为她发现一个致命问题, 自己写字的速度超级慢,拿上笔之后, 每时每秒都透漏出一股“提笔忘字”的卡顿感。
“啊!我只是平* 时写的少,打字速度其实还挺快的啊!”
掐表自测了一下书写速度,禾一欣戴上了痛苦面具,她还特意找电话咨询过,由于录采员的考试是第一届,所以没有启用机考,只能用纸笔回答。
可她就算脑子里已经闪过一段话了,真正写下来,也就半句,能慢吞吞气晕自己。
具体一点,找个参照物,就是阿年也在学新字,然后课后练,每天把作业写完,甚至还有时间画个课本上的小松鼠,禾一欣还没有把一页写满。
照这个速度,禾一欣就算复习到位,脑袋里装满了应试知识,等上了考场,估计在限定时间内,也很难把这些答案都写上去,更别提拿分了。
可这只能练,没什么捷径可言,甚至病友群也没有办法支招,因为她们接到消息之后,也自己找纸笔练了一下,好家伙,笔速都不怎么快,而且还容易出现错别字。
新历很多输入法都和眼神捕捉、脑电波绑定,过于便捷,所以习惯手写的人,基本都是有什么书法爱好,或者工作要求,大部分人都是能认能读,但提笔一写,就卡壳,哪怕写一个字,也觉得怎么看怎么奇怪。
好在禾一欣和阿年,对什么电子产品没有兴趣,两个人学累了,就直接出门在附近转转。
已经持续半个多月的大雾,总算渐渐消退,起码天空不会再那么灰蒙蒙了,就算是乌云,也能比较清楚的看到,有一定的能见度。
而且街上来往,戴口罩的行人直线减少,好像彼此的步伐也没有那么急匆匆。
公寓这片是生活区,绕个路口就有个挺大的市民公园,还有个分成南北两块的人工湖,之前大雾天气看不清什么,能见度太低也不敢乱跑,现在天气渐渐恢复正常,禾一欣和阿年就喜欢去跑着看公园。
这个季节,公园里一派荒寂和枯黄,北方的冬天,见不到什么绿色,连人工湖都被抽干,等明年开春再储水养鱼,现在就只剩石头砂砾铺就的湖底。
起码本地人,没什么特殊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重新收藏新域名 m.jiubiji.cc 】